教师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02-17 20:16:19
教师的读书笔记

教师的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的读书笔记1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显然,我离理想的教师还有一大截,我还不是一个用心去教学的教师。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因为现在的孩子读得书甚至比我们有些教师都多。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日三问,自省吾身。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认真负责任的教师。学生、家长、教师眼里的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第一条: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任。是的,在上每一节课前。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学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总是警告自己: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着高兴和愉悦的心情走进课堂;我总是提醒自己:上课时,尽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热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力的渲染一种教学氛围,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从内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教师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教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等等。

我感觉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教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并要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

什么是理想的教师?我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理想的教师是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师,是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以从容的心态对待工作的教师。

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学,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教师的读书笔记2

走进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凌申教授担任主编,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组成员、高校地理学科教材教法教授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者等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读者群面向的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本人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地理教师,读后感觉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本书首先交代了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背景。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当代地理科学发展突飞猛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而原有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要求则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只会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就会变成教科书的更替,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本人认为要想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才是教学策略。

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一核心思想,高中地理课程共设计了五个基本理念,其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中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一点对我启发最大。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连教师也认为自己只是教材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中国教育界有句古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得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遥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二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拥有的知识量超过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师生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是指导而不是主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指导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综合知识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协调分工,在他们碰壁时给以积极鼓励。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一步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想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不能再满足于做一支“红烛”,必须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部分体会。作为指导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权威书刊,这本书值得我去细细研读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 ……此处隐藏11180个字……笔下的东西。此外,我还觉得,写东西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写是促进和加深思考的绝妙方式。很多问题,只有提起笔来,我们才能思考得更深入,更细致。

教师的读书笔记13

最近,看了《透视课堂》一书,在译者陶志琼先生写的序中,对课堂的描述和刻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东方有课堂,西方有课堂,此见同,此识同:皆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首要使命。东方有教师,西方有教师,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课堂里以完成展示和开启智慧之使命为使命。

一说到课堂,既可能让人想起凝神屏气的紧张,也可能使人想起乱哄哄的吵闹,还可令人想起豁然醒悟的欣喜。课堂,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莫测的地方;课堂,一个充满了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课堂,一些人一心向往而另一些人又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课堂,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地方;课堂,一个既可远观欣赏又可近观理解,但就是“不可亵玩”的地方。

课堂既可以说是“周围受敌,四面楚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可以说是“八面玲珑,援助多多”(各种压力变成支持力量)。压力和助力无非是在表明: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总之,课堂,乃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小舞台。

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

说起课堂可以说是赋予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以生命活力,让不活的活起来的场所。教学中有种种困惑需要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透视课堂》一书是对一些教学问题,尤其是现代教学课堂,包括信息加工、决策、学生对一般知识及其课堂教学理论的阐述。阅读此书,使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说增强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用于进行课堂决策。

很多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大概就是学生不完成作业的问题。读了此书,使我有了新的认识。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先搞清楚,学生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许多时候,由于学校的课程教满,学生既要完成语文、数学,又要完成英语之类的,因为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而导致学生的课外作业负荷过重。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迫学生交作业,又怎么能使教师称心如意。所以此时我们不能够要求交,否则会经常令人生气。

一些孩子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完成作业。这不是他们的动机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问题。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补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些反应慢的学生,需要拿出自己的耐心和决心。这些孩子往往有较大的惰性,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懒散的现象。此时,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尽量提出他们的点滴进步。

处理能够做而不做作业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则不一样,我们知道万事开头最重要,一出现此类情况,我们应立马禁止,断绝他的这种行为。并明确强调自己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要求,讲述做作业的重要性。当他们完成每一次作业时就及时反馈。但是针对我班一个心理咨询并不健康的孩子,我们就需要看场合处理,在适时(也就是他心平气和)的时候谈心。否则他就会以强硬的态度对待你的教育。因为他的家长也无能为力,这种孩子如果逼着他完成容易走上极端。

如果在班级中老是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就需要反思自己的作业布置有何问题,并及时调整作业的难易和改变检查和批改的方式。作为教师需要随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处理,如果一味地钻死胡同,强制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出要求完成的作业,那么痛苦的就只是自己了。

其次,此书也向我们提供了解决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多动症的问题。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缺乏静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里它建议“不要让这些学生把你引开以便你开始不恰当地对待他们”否则他们会觉得是老师误解自己。关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让他们产生一种比较强的自我控制力的印象。通过作出提醒来帮助他们自我控制,改进要讲究循序渐进。而且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上,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问题。

而《透视课堂》一书向我们介绍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从课堂生活、课堂观察、教师期望和课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完全值得你我细细琢磨。

教师的读书笔记14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好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因此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好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明白,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爱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

教师的读书笔记15

总体上来说,读完本书,感觉心智初开,受益良多,但具体来说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难以加以总结,只是碎碎地谈一谈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派克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名词解释,什么是爱。按照平常的理解,爱是人类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最本质特征,因为人类拥有伟大的爱,亲情之爱、爱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是我们伟大的情感。而派克的定义不同于此,从心理学者的角度,他认为: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个定义拓展了爱的外延,内涵更丰富,爱是一种积极的意愿,是为了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存在的,这样的爱无疑是伟大的。这让我提醒自己,不要随便将爱挂在嘴边,不要轻易地侮辱了这个词。当我们再次说爱的时候,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达到爱的境界吧,没有的话是没有资格谈爱的。

“心智成熟”是贯穿始末的名词,派克并没有做详细解释,以我粗浅的理解,大概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及它们指导下的行为模式的成熟吧。派克的全文论述,都是基于实现人类心智成熟这个崇高目标的,心理医生治疗心理病人的目标就是通过他们的开解和引导

《教师的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