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

时间:2024-02-17 20:19:12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1

本周阅读了《华为工作法》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讲了工作中的沟通力与掌控力。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来强调沟通的重要性,而生活中我们很少有人能做到坦诚相待,有效沟通。如果我们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工作就会更加顺畅。这一章谈到了华为员工工作中的许多沟通问题与解决,对我们有帮助:

1、认真倾听。

当部分华为员工忙得焦头烂额,花了很多时间做事,结果负责人对于执行结果却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接受任务时没有听明白,并且在随后的工作中,又因为理解不明确再次与对方沟通,从而打乱双方工作节奏,费时费力。华为公司对此的改善为:员工在倾听管理者安排任务时,必须按照“准备纸笔—认真倾听—最终确认—任务记录单”这些步骤来进行。在倾听之前,我们要排除一切可能影响接受指令的干扰因素(如电话,不良情绪,不好的身体状态等)。

2、做好汇报。

在职场中重要的不仅是你做了什么,关键的是让领导知道你做了什么。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也要有始有终,让领导知道结果。如果任务比较复杂,领导则希望把控过程。书中提出的建议是汇报应抓住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1)领导最关心的内容;

(2)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成绩的工作;

(3)有自己特点的东西。

3、保证相互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沟通滞后意味着被动,信息受阻,机会丧失,工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华为高层倡导一种“吃文化”,精髓在于边吃边谈中,可以进行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顺便把工作的目的,对策穿插进去,为日后的工作达成配合的默契,实现比较好的对接。经常碰面,互相了解,从而保持信息的新鲜和畅通。

4、学会说“不”。

在职场中,有些同事总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出各种请求。如果我们不懂得拒绝的艺术,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节奏。当你仔细倾听了同事的要求,并认为自己应该拒绝的时候,说“不”的态度必须是温和而坚定的。因为温和的响应总是比情绪化的过度反应要好。

仔细倾听—转折的语气—温和而坚持—提出理由—加以拒绝。

在工作的掌控力方面,华为的两条方法非常奏效:

①为计划后的工作留出预留提前期。比如客户要求9个月内完成交付任务,华为人就会把交付时间缩短为8个月时间,以防突发事件能有有足够时间进行改正。

②苦劳不等于功劳,埋头苦干的时候,抬起头看看四周,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价值,不要迷失,不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何出发。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2

这本书是在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买的,那时候看着书打折,愣是一次性买了将近四百块钱的书,抱着一箱子书从菜鸟驿站走回寝室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博览群书、才学丰富的人了。不过你瞧,我现在才看完这本书。

对这本书本身抱着非常高的期待,因为总是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一下自己的效率。起初几章看得尤为认真,后面不过草草翻过。与花下去的时间相比,收益似乎不够理想。但好歹我浪费的是闲来无事的时间,也从中得到了一点,就仿佛是沙土里淘金的过程,我记下来的就是我淘到的金。这里仅做简单摘记,谈谈自己的看法。书中讲的很多大道理我也会讲,只是到头来能将他们付诸实施的人确实不多,或许这就是一般人和“华为人”的区别吧。与其花很多时间看完这本书,得到一种自己已经做事效率极高,生活非常有条理的假象,不如将其中看到的一点内容付诸实施才是最好。讲到这儿,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我放下手机,告别等待,出去跑了5km,酣畅淋漓。

在此仅作一些摘记,小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章

第二章

每年都会淘汰一批工作执行能力偏差,无法顺利完成、适应工作的人

如果自己不想做,别人或许想做;如果自己做不到,别人可能会做到,硬着头皮上

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作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

执行VS执行的效果

这一章的内容有两点给我感触最深。1.你不做,你不敢做,总有人会代替你。2.奋斗,努力是什么。

你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老师看你平时爱运动,希望你去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你想着比赛多累啊,多辛苦啊。到头来你却羡慕那个最终运动不如你的参赛者得到了大家的鲜花和掌声。老师想把一项文书整理工作交给你,你想着太无聊了吧,我还不如去看场电影,最后你却羡慕老师给那名同学作为感谢的一颗巧克力。有很多事情你不想去做或者觉得自己做不好,所以你就放弃了,之后你却又羡慕。这个“你”,也是我。

努力是什么?

你看,我记单词都记了这么久,单词本都抄了好几本了,为什么我单词还是记不住,一定是我不适合记单词。可是你是在记单词呢还是在抄单词呢,手在动的过程中,你是跟着耳机里的音乐摇头晃脑呢,还是专注着把字写好看呢?你看,我每天早上这么早起床一直呆在自习室学习,为什么我的绩点还是不够高呀,一定是我比别人笨。可是你在自习室里的时候睡觉和玩手机的时间占据了多少呢?你是不是又打破了自己的转笔记录呢?二郎腿抖动的节奏是不是和音乐相同呢?

没有成果的努力都不叫努力,拿不出成果的努力都是对自己时间的浪费。诚然,有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努力才能看到结果的努力,但是否有进步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以此鞭策早八点到晚十点待在自习室绩点却仍旧只有专业15名的自己。

  第三章

通常习惯在每件手写物品上注明日期,随手记录

个人在工作中高达90%的动作都是不礼貌或让人感到不舒服的,这些习惯性动作也可能造成工作时间的浪费,甚至会打扰自己的工作,防止二次处理带来的时间浪费。

管理任务清单:等待清单、延迟处理、未来清单、后续工作任务要求清单……

大一至今已经四个学期了,我还记得小学时候学校发下来的那本非常好看的家庭作业记录本。不过现在记录的内容除了各门课程的论文、展示等作业,还有运动时间,看书任务,小心情,书的摘记等等。这本本子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我室友总觉得某门课好像有点什么东西要做,却翻遍整个脑袋瓜也想不起来的时候。当然我的脑袋里也没有,不过我可以翻翻我的小本本再告诉她。还有诸如一些独特的想法,看书的摘记,之后的翻阅总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或灵感。还有就是你会记得多久没和别人见面,是否忘记了别 ……此处隐藏1066个字……。就像华为在培训员工时,都会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开始前必须弄清楚五个要点:做什么、如何做、做多少、在哪儿做、为什么做。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在华为永远不可能“先干起来再说”,而只有“先瞄准目标,再开枪。”这对于企业管理者很重要,对于每一位员工更加重要,只有清楚了自己的实际位置,才能有清晰的目标,顺之而来也就有了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然后按照目标一步步去行动。同时,清晰的自我定位和目标的导向性也会约束员工的行为,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从而引导员工自发地将工作做好。

第二点是执行力。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说过,“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更好”。这句话就说明了高效的执行力才是最终的生产力。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执行力都是很重要的,相反,老是给自己找借口会慢慢摧毁自己。华为的董事长任正非也说过:“不要总是说‘做不到’,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呢?”就是要求员工不要找借口,有了目标之后,先去做,去执行。面对困难,退缩永远都不是该有的态度。华为眼中的优秀员工都是那些抛弃了借口,拥有强大执行力的员工,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和挖掘自己的能力,并争取到更多发展机会。

第三点就是自我优化。通俗点讲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华为很清楚的认识到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但企业之所以“团结”你,必然是因为你对企业有价值,而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你的能力之上,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让你拥有企业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你能在企业保持地位的核心所在。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更加要求我们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优化升级,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华为工作法》中很多内容和观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把这些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让这些工作准则、工作方法成为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4

前几天,经过朋友的引荐,结识了某公司高管姐姐。

她知道我从事人力资源,便直言不讳地给我出“难题”:公司的战略与员工当前素质不匹配,公司向导型战略执行不下去,应该怎么办;怎样做人才盘点。

这个确实是很多公司都遇到的难题。且不说我是怎么回答的,我想分享的是,在近期读《华为工作法》中的一些感悟。

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更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公司的价值。那么,从核心管理层来说,就需要制定中长期目标,即战略。在华为的体系里,这个叫做“务虚”。“务虚”,并不是制定一些毫无根据的计划,而是需要考察其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预案等。

如果一个公司的战略与员工当前素质不匹配,有可能是老板或者战略跑快了,但是执行层不给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考察,公司的组织构架是否完善。所谓组织构架,即是根据战略制定的公司内部的职能细分,且每个职能细分之间是协作关系,都服务于战略。同时,我们需要将战略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团队,甚至每个员工身上——我们可以将此过程理解为KPI的分解。让每个团队、或者每个员工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周期是多长、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当然,这也与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挂钩。这样,部门或者团队、甚至员工便有了工作目标与方向。

《华为工作法》中,对于目标管理有很详细的分解。员工必须得清楚五个要点:What(做什么)、How(怎样做)、Howmuch(做多少)、When(在哪儿做)、Why(为什么做)。

依我之见,SMART原则也使用于目标管理——但前两天一位博士大咖在我朋友圈评论,此原则不见得适用于目标管理。SMART标准即是,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tionable(可实现的)、Realistic(结果导向的)、Time—based(有时间限定的)。

目标是必须是可执行的,任何缺乏执行性或者无法达到的目标,都是无效的。即是,KPI、或者绩效要点,必须是可执行的、可量化的。即使是无法量化的目标,也可以从质量、时间角度考虑,如服务的及时性等。并且,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前进,在执行中改善工作效率。当然,工作效率的提高,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工作产出的提升。

目标管理——或者说在KPI绩效管理中,离不开“钱”。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金钱是最好的激励办法。对钱感兴趣的员工,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拓宽自己工作的外延。这样的员工不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而是,他会去想,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会延伸一些该项工作相关的事务。这样的员工应该会比普通的员工更忙,但是从业务沉淀来说,他们的沉淀更为踏实有效。

同时,华为提倡“灰度管理”。所谓的灰度理论,就是说个人或者组织在推进目标的时候,不要太激进、不要太急于达到目的,而应该选择以退为进的方法,适当妥协。管理,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在适当的时候,需要迂回、折中的方式处理。

当一个公司战略与员工素质不匹配时,除开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外,可以根据各层级的岗位编制与任职资格,做一次员工盘点,哪些人达到了岗位要求,哪些还相对欠缺。对于现有员工在技能方面欠缺的,可以培训;不合格的,甚至淘汰;对于空缺的岗位,可以内部竞聘或者外招。

对于发展型或者扩张型企业来说,中层尤其重要。中层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要执行KPI,也要分解KPI给下属,并监督执行。另外一方面,中层的稳定性及忠诚度对于公司来说也很重要。在企业发展或者扩张时,某些中层将会被委以重任,并成为分公司或者分支业务机构的中流砥柱与核心。

所以,在员工不能很好地执行企业战略时,培训可以分层级进行。对于基层的培训,可以进行产品线、业务知识的培训;对于中层,除开产品线和业务知识流程培训外,需要增加领导力培训。同时,可以给员工一定的授权。这样可以调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觉得自己被受重视、被认可。

人才盘点除开梳理人才结构和培训,还应梳理人才继任计划。企业需要清楚每个层级的人,哪些是具有潜力可以晋升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按照四象限或者九宫格的方式,对于人才进行梳理。对于每个层级里的高潜力、高绩效人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并储备入人才库;可以作为继任者计划的备选人员。

当然,企业中也不排除有在某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工作任劳任怨、工作成绩不错,但是建树不高、或者缺乏管理技能暂时不能提升的人。也许,他们在事业的迷茫期;也许,有的人年纪已慢慢变大,竞争力逐渐减少。他们对公司也有忠诚感,不愿意轻易离开组织。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尝试做轮岗。轮岗可以增进员工对公司的深度认知,了解各个业务流程,同时增进员工工作的新鲜感,激发工作兴趣。

同时,在人才盘点中,需要注意有一些人,他们有能力,但是暂时不愿意展示自己。那么,这时,作为管理者,就需要“激活”这样的员工。需要了解员工要的是什么、他们的内心活动,或者说他们畏惧的东西,甚至是痛点。我们需要适时去刺激类似的员工,尽早激发他们的潜力,为公司添砖加瓦。

怎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中的一个大课题。

《《华为工作法》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