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4-02-17 20:19:26
【推荐】文言文教案四篇

【推荐】文言文教案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的方法;

2、帮助学生养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学生先交流关于学习课外文言文的意义和困惑,以便课前交流;

2准备好周末作业;印发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技巧的学案资料;

3、做好教学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课外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个半月了,大家是否想过:究竟我们学习课外文言文有何重要意义呢?

(学生思考)

何映瑶:因为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一个厚实的基础;

章 帆:因为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的热情;

师:没错,课外文言文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这是我们了解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加强课外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语文素材,提高我们的文化文学涵养。

2、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课外文言文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比较棘手的困惑与难题呢?

叶幸然: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怎样停顿语句;

李雅倩:我觉得最困惑的一点就是很多的闻言词汇不太理解;

林纪川:我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怎样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其实,我们如果能够将课外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也就是说,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疏通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疏通课外闻言文言文的大意。

二、以例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来教学

1、师:首先,请同学看到所印发的资料《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大家先一起来大声地朗读一遍,注意速度稍微慢一点。

(学生齐读,老师事后进行字音订正与朗读评价)

2、师:请根据课文自由地进行一次大意的翻译,特备是将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方便待会进行解答。

学生:出声地进行翻译,动笔标记字词等疑难问题,然后提问:

何嘉敏:请问老师:参知政事是什么意思?

3、师:这是古代的一种官位名称,可以直接翻译就行。

刘泓鑫:“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怎么理解?

4、师:也就是说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也”字是语气助词,无需翻译出。

5、师:其实,在翻译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老师教会一点方法给大家,请先看到学案资料,并同时打开课件进行讲解。

(学生看幻灯片资料并及时做笔记)

师:基本方法两个:直译和意译。○1直译法(常用)对号入座,直接翻译的方法○2意译法 根据大意进行礼节性翻译,一般是针对于特殊句式,如倒装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就采用意译的方法,否则,翻译出啦很别扭。

师: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需要用到下列具体方法:简称为六字真经

留(古今同义的、人名、地名官名等)

删(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也”)

补(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补省略的主语等)

换(古今异意、通假字等)

调(调换语序,如倒装句等)

变(灵活变通的意译法)

7、师:同学们看看课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我们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学习这几种方法,先请同学们找出能够直接保留的例子:

学生:范仲淹、邓州、参知政事等等

师:说得很好,这些人名、官名等就可以直接保留翻译,你无需知道邓州具体指那里,你就指导是一个地名,这样,它至少不会对你的理解造成障碍。

师:再找出一处用“删”的方法来理解的例子?

何映瑶:刘泓鑫刚才提到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中间的那个“也”字就是。

师:其实,翻译当中用得最多的还是“补”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古代的单音节字词补充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字词,请同学们到课文当中去找找。

麦致豪:“家贫无依,少有大志”可以理解成:家庭贫穷没有依靠,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这就是用“补”的方法来翻译的。

师:以上三种方法用得最多,至于“调、换、变”的方法就比较少点,同学们根据定义去学会运用就可以了。

三、运用以上方法来疏通理解《狡猾的蝙蝠》

1、师:刚才我们大家已经通过课件资料和文段的实际运用锻炼来学习了一些关于疏通课外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们再来通过一篇文章《狡猾的蝙蝠》来巩固提高。

2、师:首先,请大家先大声地齐读一遍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之后,老师及时地就朗读进行点评)

3、师:请同学运用我们刚才所学过的方法技巧来疏通这个寓言故事。尽量地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

(学生自行地翻译课文,并标记出有疑难问题的地方)

4、师: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刚才翻译的情况,尽量说到:那个地方运用何种方法进行

翻译的。

陈镇艺:“麒麟”等三种动物的名称都直接保留就行

黄靖忠:“凤责之曰”中的“责”意思是责怪、责备,运用的是将单音节字词补充为双音节的字词。

邓绮琪:“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句中的“吾、汝”的意思是:我、你,这里运用的是将古今异意的字换成现代汉语中词语。

欧阳焕:“如今世上恶薄”的“恶薄”怎么理解呢?

师:可以理解为险恶败坏的意思,这里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理解性翻译,也就是说需要自己的灵活变通,以此来理解句子的大意。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光靠以上的“六字真经”的翻译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课外文言文的疏通理解的,这还需要我们要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会一些关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的良好的习惯。

5、师:同学们要记住老师的话:学习除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技巧之外,还需要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课外文言文而言,需要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老师给大家用四句话来简单概括:敢于挑战,学会猜测,加强积累,注重停顿。

学生:老师,请您具体给我们解释一下这四句话的深刻含义。谢谢!

6、师: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有一定难度的,有难度的肯定就需要我们去挑战,首先必须要有勇气,如果一碰到课外文言文就感觉难或苦不堪言,这从心理上就失败了,所以,先要有一颗去挑战困难的心态;其次,在一篇课外文言文中,大部分是我们能够理解出来的,但是也肯定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我们去结合学过的知识和上下文进行合理化的猜测,这其实也是很有以 ……此处隐藏1684个字……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文言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领悟中心意思。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辩证地分析周处形象,学习他知错能改、勇于自新的品格。

【文学知识】

1.刘义庆,南北朝宋文学家。

2.《世说新语》是我国著名的笔记小说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载了汉魏至东晋的遗闻佚事。

3.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之分。志怪小说的名著有《搜神记》《拾遗记》,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

  【正音正字】

(或)说shuì 蹉跎cuōtuó 朝zhāo 彰zhāng

【积累词语】

重点掌握:并 尤 冀 俱 竟 始 具 蹉跎 朝闻夕死 令名 彰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阶段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㈠“周处少年时,……而处尤剧”,周处为害乡里,与蛟虎并为“三害”。

㈡“或说处杀虎斩蛟,……有自改意”,写周处杀虎斩蛟后,才知“为人情所患”。

㈢“乃入吴寻二陆……终为忠臣”,写周处知错改过,走访名人,自新成功。

周处的形象是鲜明生动的,从“为乡里所患”到“终为忠臣”,前后判若两人。但他的思想转变却不是突然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先让事实说话,写事实促使周处思想转变。如乡里人对他的态度,使他觉悟到“为人情所患”,促使他“有自改意”;接着写他“入吴寻二陆”,陆云开导他学习古人“朝闻夕死”的精神,使他从信心不足到消除疑虑,虚心接受教诲,直至成功,一步一步地完成改恶从善的过程。

《周处》一文,篇幅虽短,但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为乡里所憎恶的情况,有周处杀虎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景象,有“改励”时复杂的心理矛盾。这些,造成行文上的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是山重水复,但笔锋一转又柳暗花明,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翻译: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被乡里人(当作)祸害。

要点:“为乡里所患”:被字句。“始知为人情所患”与此句同。 “所患”: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原文: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翻译:(当时)义兴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额虎,一起都来侵害老百姓,义兴人称它们是三个祸害,而周处更 加厉害。

原文: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翻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要点:“或”:有的,有人,有时。 文言文没有量词,所以翻译时要补充适当的量词。

原文: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翻译:周处就刺杀老虎,又跳入河水斩杀蛟。

原文: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翻译:蛟有时浮上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蛟一起(浮沉游动)。

原文:经三日三夜,乡里皆为已死,更相庆。

翻译: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

原文: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

翻译:(周处)竟杀死蛟游出河水,(他)听说乡人庆贺(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吴郡寻访陆机、陆云。

要点:“竟杀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顺接连词,先“杀”后“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翻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把(自己的)事情详尽地告诉(他),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错误可是年纪太大,最终不会有成果了。

要点:“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其中的“而”是转折连词,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

翻译:陆云说:“古人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好。再说一个人怕不立志,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要点:“人患志之不立”:其中的“之”是结构助词,使前后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俗称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原文: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了一个忠臣。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㈠凶强侠气。 ㈡暴犯百姓。

2.“或说处杀虎斩蛟”、“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词都有“说话”的意思?它们的具体含义又有什么差别?

“说”,有劝说之意;

“告”,有告诉、诉说之意;

“云”,就是说,有用话表示之意。

3.清河的话有哪两层含义?

㈠人贵闻道,不在于年龄大小。

㈡闻道后贵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

早年“凶强侠气”、“暴犯百姓”,后来知错就改,自新成才。

5.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外预习】

1.读一遍《社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推荐】文言文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